全球今日讯!人大代表谈“中传硕士在火锅店当保洁” 建议大学生树立“先就业再择业”就业观
前不久,“中传硕士曾在火锅店当保洁”一新闻冲上热搜,并引发网友关于年轻人择业观的广泛讨论。这一话题同样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的注意。
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,袁亮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应以平常心看待就业话题,接纳年轻人多样的就业选择。此外,袁亮也对当下就业形势作出细致分析,他表示,未来就业形势将随着新冠“乙类乙管”而逐步改善。
北青报:近日,“2023年多省公务员扩招超50%”登上热搜,相对“稳定”的公务员、事业编职位再次受到了毕业生的追捧,大家甚至调侃,“宇宙的尽头是考编”,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同时也是高校校长,您怎么看待近几年和未来的就业形势?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袁亮:近几年,受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影响,就业岗位减少,就业渠道不畅,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较大压力,毕业生求稳心态表现突出,考公考编人数量连年增长。
我认为,未来的就业形势会随着新冠“乙类乙管”而逐步改善。首先是经济逐步恢复带动增强。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政策和稳经济各项举措进一步落实,我国经济持续向好,将带动就业需求扩大,增加就业岗位。此外,服务业的改善也将促进就业增长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将带动住宿、餐饮、旅游,增加居民出行、交通物流、消费活动等,吸纳更多毕业生就业。同时,各地区的稳就业政策也在持续发力,为就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。
北青报:有数据显示,2021年清北毕业生有69%进入体制内,很多网友认为名校出身的毕业生毕业后没有去搞科研,反而都去考编,有些大材小用、会造成高端、科研人才的流失,对此,您怎么认为?
袁亮:69%进入体制内的清北毕业生包含进入高等院校、科研单位、国有企业等这些与科研紧密联系的单位,我认为并不能说是大材小用,造成高端、科研人才的流失。鉴于此,建议高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进行教育教学改革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出台相关政策,加强教育、科研和企业间的联系,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大学、科研机构和企业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、形成合力,加快提升高水平人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能力。
北青报:前不久,“211毕业生5年存款5000元中传硕士在火锅店做保洁”新闻引发广泛关注,关于“中传硕士在火锅店做保洁”,您怎么看毕业生找工作“高开低走”的现象?
袁亮:这一“高开低走”的现象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现在年轻人的选择更多,心态更好。他们既没有“躺平”,也没有“摆烂”;不抱怨、不放弃、不啃老;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。我们需要用平常心看待就业话题,接纳年轻人更多的就业选择。
另一方面,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不断为年轻人拓宽就业渠道、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,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,到国家重点领域去,到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地方去,鼓励学生投身国防军营,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、发挥才干、实现价值,为祖国建功立业。
北青报:近几年,贵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?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做过哪些工作?
袁亮:近年安徽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稳中有升,2020-2022年就业率分别为93.42%、93.57%、94.10%,到煤炭企业、民营企业、三资企业、中小微企业等生产一线就业占比超过70%。
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,首先,学校党委常委会组建工作专班,实行就业工作日研判、周通报、月会商。其次,在教育和培养上采用“平台+模块”“必修+选修”“基础+专业”“理论+实践”“课内+课外”“校内+校外”等形式,建立了跨学校、跨学院、跨学科、跨专业交叉人才培养机制。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,学校领导班子带头,积极开展访企拓岗,深化校企合作、供需对接,拓展就业岗位。此外是依托线上“云就业”平台建设,推出网络宣讲、网络双选、微就业、云就业等服务。线下专场招聘会、组团招聘会、大型双选会“三会并举”,每年邀请2000余家用人单位进校招聘。最后,学校还积极优化就业服务流程,搭建涵盖学业规划、能力塑造、职业指导、素质提升等全方位的就业工作服务网。并依托教育部“宏志助航”就业能力培训基地,实行“经济上资助、心理上疏导、技能上提升、岗位上推荐”帮扶行动,保障重点群体毕业生顺利毕业、尽早就业。
北青报:您觉得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,毕业生找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?他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?
袁亮: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,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,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,不确定、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。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的矛盾,需求收缩,供给冲击,预期转弱三种压力仍然较大,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,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。
我认为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,毕业生找工作,应树立“先就业再择业”的就业观,既要立足当下,又要着眼未来。当下,平等、宽容的就业氛围越来越浓,能让毕业生自食其力、自立自强的工作岗位数不胜数。未来,希望毕业生在谋生的基础上,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、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、在自己喜欢的平台上发挥专长、贡献力量、成就自我。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婧懿
编辑/赵红信
2023-03-04 16:02:30
2023-03-04 11:38:27
2023-03-02 16:33:28
2023-03-02 11:21:49
2023-03-02 09:26:56
2023-03-02 07:29:53
2023-03-01 22:59:11
2023-03-01 22:43:40
2023-03-01 17:54:40
2023-03-01 17:33:13
2023-03-01 15:50:11
2023-03-01 13:58:04
2023-03-01 12:02:19
2023-03-01 08:05:39
2023-03-01 06:38:39
资讯
品牌